澳门还有多少葡萄牙人?澳门的葡萄牙社群现状如何?

说实话,现在澳门到底还剩多少纯正的葡萄牙人,真没个特别精确的公开数据…但可以肯定的是,比起殖民时期,人数少太多了。对了,很多人以为澳门回归后葡萄牙人都走了,其实不是这样。不少有葡萄牙血统的人早就在澳门扎了根,几代人都在这儿生活,早就“澳门化”了!他们很多已经算不上“移民”,更像是拥有葡国护照的本地居民。

澳门还有多少葡萄牙人?澳门的葡萄牙社群现状如何?1.jpg

现在的“葡萄牙人”群体,更多是指那些带着葡国文化背景生活的混血后代,或者是为了工作短期派驻过来的外交、商务人士。常驻的真的不多。我记得之前看过报道,纯粹从葡萄牙来、拿着葡国护照长期在澳生活工作的,可能也就几千人规模,而且不少是在法律、贸易这些跟葡语系国家打交道多的行业。

一、“土生葡人”构成了主要的葡萄牙社群

这里得提一个很重要的概念——“土生葡人”(Macanese)。他们可不是新搬过去的葡萄牙移民,而是几百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的族群,父辈可能是葡萄牙军人或商人,母亲则是华人或其他亚洲裔。所以你看,他们的长相、生活习惯,都是中西融合的典型代表。

这群人虽然保留着天主教信仰、吃葡挞喝咖啡的习惯,也会说一点葡语……但他们讲得多的其实是粤语,身份证也是中国的,文化认同上更偏向“澳门人”。不过呢,因为历史原因,他们大多保留了葡萄牙国籍,这也方便他们去欧盟发展。“土生葡人”才是真正维系澳门和葡萄牙之间那根细细文化线的关键人群。

二、葡萄牙官方机构与专业人士仍在澳门活跃

尽管人数减少,但葡萄牙的影响依然存在。比如,在澳门仍有葡萄牙领事馆,一些葡萄牙律师、会计师事务所也在此设立分支,专门为中葡企业提供咨询服务——毕竟内地和葡语国家做生意,澳门是个跳板嘛。

还有一些受聘于政府或国际组织的葡萄牙专家,会定期轮岗到这里,负责遗产保护、司法培训等事务。这些人流动性大,不算“定居”,但在专业层面保持了联系。

三、文化交流仍是纽带

要说最显眼的痕迹,还得看文化:议事亭前地的地砖图案、教堂建筑、每年一度的“圣母花地玛出游”宗教巡游、街头随处可见的葡式餐厅……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文化符号。

另外,澳门大学也有葡语系,政府还在推广双语服务,就是为了延续这份特殊的纽带。甚至有人说,“澳门的味道,一半是茶楼烧卖,另一半是马介休!” 这句话虽有点夸张,但也反映出一种真实的文化交融。

总而言之,如今生活在澳门的“葡萄牙人”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外来族群概念,而是一种混合身份的体现。真正的移民几乎很少,大部分是有双重文化基因的本土居民。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段独特的历史血脉,不妨找个周末去龙环葡韵走一走,那里老屋陈列展里讲述的故事,或许比任何统计数据都更有温度……

原创文章,作者:葡萄牙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utaoyayimin.cn/yiminsh/9227.html

联系我们

400-8213-596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2224149820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